又是一年315,保護消費者權益成為全社會熱議的話題。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公布了2019年主題--“信用讓消費更放心”。央視315晚會在3月15日北京時間20:00播出,鳳凰網財經第一時間直擊行業黑幕、企業漏洞、產品缺陷,宣傳誠信精神,規范消費生態。
央視315晚會關注食品安全行業,重點聚焦備受學生追捧的辣條。央視記者在購買辣條后被店主搶奪,隨后跟蹤到辣條的生產工廠。生產車間地面滿地油污污穢,沒有任何消毒措施。
央視記者未經消毒措施,就進入了食品生產車間,剛進入車間,辣條味鋪面而來。生產線上被膨化后的面球四處飛濺,攪拌筒上也滿是油污,水池墻壁上到處是污點,違反了法律規定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法》第四章33條明確規定,運輸、儲存食品的容器,工具和設備應該無害,應防止食品污染。在車間里,記者看到地上拜訪著三氯蔗糖、增味劑、保鮮劑、防腐劑等大大小小十幾種添加劑,這些添加劑經過混合,進行充分的攪拌后,就被混合進了辣條,現場生產環境十分污濁。
記者調查時發現,2015年至今,國家及各地方食藥監局通過了數百起問題辣條,大部分產自湖南、河南等地。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這樣醒目的招牌隨處可見,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,面粉被膨化后拉成絲,絲掉落在地上,工人順手抓起落在地上的面筋絲放在機器里,生產過程中,面絲不斷在地上被拖動,食品安全規范在這里變成一紙空文。
這些違規生產的企業目前仍在繼續生產,各種辣條仍在源源不斷地流進市場,聚在小學校門口,賣給孩子們。
【來源:鳳凰網財經】